兒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檢測結果分析 兒童該不該檢測微量看專家怎麽說?
【公司】山東國康
【標題】《兒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檢測結果分析 兒童該不該檢測微量看專家怎麽說?》
【摘要】大部分兒童體內微量元素紊亂比較普遍,及時合理地添加輔食、平衡膳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檢測兒童微量元素含量對及時合理地補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兒童末梢血微量元素檢測、兒童該不該檢測微量
【電話】楊經理 13616324057
【編碼】YYxo51962368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及防保門診兒童血鋅、鐵、鈣、銅、鎂、鉛水平並分析其影響因素。
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檢測1000例門診防保兒童及住院患者的血鋅、鐵、鈣、銅、鎂、鉛含量。
結果
鋅、鐵、鈣3種微量元素缺乏比較普遍,嬰兒組缺鐵和缺鋅的比例最高,學齡組缺鈣的比例最高,鉛中毒的發生率較低。
結論
大部分兒童體內微量元素紊亂比較普遍,及時合理地添加輔食、平衡膳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檢測兒童微量元素含量對及時合理地補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大部分兒童體內微量元素紊亂比較普遍,及時合理地添加輔食、平衡膳食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檢測兒童微量元素含量對及時合理地補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對象與方法
隨機調查2011年11月1日~2012年4月30日在本醫院防保科兒童900例和住院患者100例,年齡1個月~50歲;男650例,女350例。按年齡分為4組,1個月~1周歲為嬰兒組,1~6周歲為幼兒組,6~18周歲為學齡組,18~50周歲為成人組。
標本采集:用40μl吸管吸取手指血40μl,放入裝有1ml全血稀釋劑的聚乙烯塑料管中,置於0~4℃冰箱內待測。
測定方法:采用北京博暉創新光電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生產的BH-5100原子吸收光譜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鋅、鐵、鈣、鎂、銅的含量;BH-2100原子吸收光譜儀,鎢舟(電熱)原子化分光光度法測定鉛的含量。參考值範圍(兒童與成人不同):鈣為1.55~2.10mmol/L,銅為11.8~39.6μmol/L,鎂為1.12~2.06mmol/L,鋅為76.5~170.0μmol/L,鐵為7.52~11.8mmol/L,鉛為0~100μg/L。
2 結果
男女兒童之間各微量元素含量無明顯差異。微量元素缺鐵和缺鋅的發病率嬰兒組最高,其次依次為幼兒組、學齡組、成人組;缺鈣的發病率學齡組最高,其次依次為幼兒組、成人組、嬰兒組; 鉛中毒的發病率成人組較高,其次依次為學齡組、嬰兒組。
3 討論
嬰幼兒處於生長發育快速期,膳食結構不合理、進餐氛圍差、家長溺愛及挑食和偏食,均可導致微量元素缺乏。
有研究資料表明,機體內微量元素鐵、鈣、鋅缺乏均可減弱免疫功能,降低抗病能力,助長細菌感染,而且感染後的死亡率亦較高,因此對兒童進行微量元素的檢測是十分必要的。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住院兒童微量元素鋅、鐵、鈣缺乏檢出率明顯高於文獻報道的門診健康查體及入托查體兒童,原因在於所查兒童大部分為體弱多病者,有的曾多次住院,提示微量元素的紊亂與兒童的免疫功能、抗病能力之間形成了惡性循環。

本資料還顯示,住院兒童鋅、鐵、鈣3種微量元素缺乏比較普遍。分析其原因主要為:嬰兒期喂養不足和食物過分單一化,大部分家長以蛋類和碳水化合物為主要輔食,而鋅和鐵以動物內髒和肉類食品含量最高,隨著牙齒的健全,食物的多樣化,幼兒組、學齡組、學齡前組缺鋅、缺鐵率明顯減少。缺鈣的發病率學齡組最高,依次為學齡前組、幼兒組、嬰兒組。其原因主要為:由於嬰兒期生長發育比較快,鈣量的不足可引起盜汗、夜啼、抽搐等症狀,且此期去醫院看醫生的機會比較多,因此家長會注意鈣及維生素D的補充。然而到了學齡期家長往往不注意補充鈣劑,加上上學後戶外活動少,體內的鈣不能滿足身體快速生長的需要,導致學齡期缺鈣最為普遍,嚴重者可出現遲發性佝僂病及手足搐搦症。
兒童咬玩具、吮手指等不良習慣,以及飲食中進食含鉛高的食物如皮蛋、罐頭食品和膨化食品,本次調查幼兒組高鉛比例最高,即與此有關。此年齡階段兒童消化道排鉛功能較差,另外,機體在缺鋅缺鈣的情況下,對鉛的吸收明顯增加,因此此年齡階段兒童為我市的防鉛重點對象。近年來兒童血鉛整體水平較以前文獻報道有明顯升高,本次調查住院兒童鉛中毒發病率(12.4%)明顯低於全國兒童的平均值(29.91%),控製較理想。而這些兒童全部為本市兒童,說明我市環境良好,環境中的有害元素鉛未對兒童造成損害。
綜上所述,微量元素鋅、鐵、鈣的缺乏是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時期應注意不同營養素的添加。
在飲食上提倡科學、合理的喂養,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全麵均衡營養。